李白的浪漫,是“脚着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”,追忆谢公脚步在东山的流连忘返。
李白的浪漫,是“龙楼凤阙不肯住,飞腾直跃天台去”,向往自由的万丈豪情。
诗仙太白,像是连接古越与仙台的一条纽带。漫漫唐诗之路,两地皆是文明脉络上的璀璨星火。
“诗旅”是途径,“唐韵”是内涵,文旅交流更是众望所归。诗意阑干,青灯话禅,交织成流淌徜徉的诗路遗风。
古道琼台,茶山云海,幽泉冷松,深林禅院,皆成天台广纳四方来客的拳拳赤忱。跨越现实障碍,“云旅”一跃成为新贵,让人们足不出户领略各地风采,云游四面,乐享八方。
国清景区
国清景区总面积2.1平方公里,因一座国清寺而名扬中外,这里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,日本韩国天台宗的祖庭,在国际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。
公元575年,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隐修,在此建了十二座道场。国清寺由杨广根据智者大师亲手绘制的蓝图,按照皇家寺院的规格所建,初名天台寺,后改成国清寺,取义“寺若成,国则清”,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。
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,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奉敕重修。全寺总面积为7.3万平方米,分为五条纵轴线,构成一个拥有二万多平方米,八百余间房屋,殿堂齐全,建筑严整,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,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座落在四面环山,五峰拥抱的“世外桃源”中,环境清幽优美,周围古木参天,绿树成荫,寺前照壁拱桥,碧水长流,古老隋塔历经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,寺内殿宇辉煌,处处奇观,如同一幅天然画图。
寺内有历代御赐的器皿、碑刻、写经、书籍、木雕、玉饰、佛像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品,如智者大师遗物贝叶经,经陈寅恪鉴定是古印度《莎恭达罗》梵文剧本;从隋塔上取下的七方菩萨像线画碑刻;寺内磅礴飞动的王羲之“独笔鹅字” 碑,寺后唐代柳公权“大中国清之寺”、宋代黄庭坚寒山子诗、米芾“秀岩”、朱熹“枕石”等摩崖石刻;元代十八罗汉楠木像,明清铜佛像,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和“佛国”的见证。
为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《大衍历》至国清寺求算学的“一行到此水西流”碑,一行禅师衣冠冢等,无不闪烁着千年古寺历史的灿烂与文化的辉煌。
琼台景区
百丈──琼台景区,灵溪为该景区的主景线,沿溪北行,两旁山壁对峙,山势峥嵘峻峭,奇峰纷呈,怪石错列,且愈入愈奇。著名的有“李白题诗岩”、“仙人聚会”、“双女峰”、“元宝石”、“佛手峰”等景。灵溪百丈坑有瀑如龙,下注成潭,潭水晶莹如黛,名“龙潭”。
潭旁一峰拔地而起,迥然卓立,即为琼台峰。峰上有石形似椅,传说铁拐李每逢中秋节之夜,来此坐椅赏明月,故名“仙人座”。琼台前一山,两峰对峙,顶部平坦,颇似皇宫前两侧的楼阁,故称“双阙”。
诗仙李白在《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》古风中极写其绝景:百丈素崖裂,四周丹壁开。龙潭中喷射,昼夜生风雷。但见瀑泉落……龙潭瀑布东侧有周灵王太子晋王乔修炼之金庭洞,伴王乔之长寿神龟,依然静伏洞中。洞上有飞鹤亭,纪念王乔跨鹤飞升。亭北有“通天”花岗岩牌坊,“凌云栈道”,高达300米,真有“徐徐送客上青天”之意境,上有黄帝祭坛、轩辕祠仙人座等胜迹。
从琼台向东南行2公里便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,道书称桐柏宫为“金庭洞天”,属七十二福地之一。北宋时,道教南宗紫阳派祖师张紫阳就居此修道,撰写著名的《悟真篇》。
佛陇景区
天台古有塔院、修禅寺、太平寺、说法台及其周边地区通称“佛陇”之说,故称佛陇景区。其主要景点有高明讲寺、螺溪钓艇、智者塔院等。
高明寺位于智者塔院东行三里的山腰处,此处峰峦环抱,幽溪环绕,环境幽美静谧,为智者大师开创的天台山十二古刹之一。寺始建于唐,初名幽溪道场、幽溪禅院、净名寺,今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重建,明传灯曾居此寺编成《天台山方外志》。
寺额为康有为所书,寺内墙上嵌有明代谊其昌书写的《楞严台碑记》,字迹清秀,保存完好。
寺东南有圆通洞,系四石相承,巨石而成,洞外峭壁上留有众多石刻题咏。洞内镌有“圆通”两个大字,潇洒遒劲。
幽溪东北溪涧曲折,两山夹峙,一峰在溪谷绝壑中擎天而立,高约30米,犹如石笋,又似青螺倒饮于水。古人以溪谷为舟,螺峰为篙,故名“螺溪钓艇”。
石笋上游有碧螺潭,潭水碧绿如茵。潭左有一剑形瀑布泻于两岸之间,上有一石横嵌,俨若石梁,此即“小石梁”,梁内有葫芦潭,峭壁坠瀑。徐霞客称此景“非石梁所能齐也”。
智者塔院位于县城北金地岭(佛陇山),又名真觉寺,俗称塔头寺,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(538-597年)的初修之地。塔院始建于隋开皇十七年(597年),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。
院内有唐元和六年(811年)翰林学士梁肃撰、台州刺史徐放书的《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》(即唐碑)一座,碑记述智者一生事迹及天台宗七代祖师简况。塔院左侧古道上有天台宗祖师章安、荆溪、幽溪三位高僧墓,附近还有“普贤境界”、“教源”、“佛陇”等摩崖石刻。从智者塔院往东一里,有海灯法师捐资题刻的“智者大师说法处”,相传智者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