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虞,山川毓秀,人杰地灵,耕读传家,习武尚德,风行城乡。据清光绪《上虞县志校续》载:“居民多务农业,春种秋收,终年劳动。暇则挟矢张弓,各逞骑射,故虞邑武科东乡最盛”。
上虞历史上有众多的习武之士,应试举武入仕。历代武科秀才、举人不计其数。据史料的不完全统计,历代有进士28人、武状元5人。
民间又有许多武术拳帮社团和众多的拳种。有红拳、小黒拳、形意拳、太极拳、梅花拳等等拳术器械和江湖硬气功,还有以桌花、凳花、扁担花、豆勺花等具有显明地方风彩的民间传统武术。
古老的上虞,不但武林人才辈出,而且,民间传统武术,更是山花烂漫,各具特色,尤其是曹娥的坝头文化中,武术更是独树一帜。目前在曹娥街道尚存的桌花、凳花、扁担花、棍花、豆勺花等民间的武术,可谓是形式多样,丰富多彩,各具风格。
上虞地处浙东沿海,曹娥江两岸与出海口有丰富的滩涂资源,为了公平享用资源,人们采用比武的方式进行公平竞争,各村以耙、棒、叉等常用农具进行练习比武。此方法得到其他各地的纷纷效仿,形成了上虞各地利用农具作为比武器械的习武风俗。这也是桌凳农具花的最早起源。
到明朝,戚继光率上虞沿海军民,以床单作锦旗、以耙、叉、棍、棒桌、凳、扁担等农器具为武器,鸣锣击鼓,英勇抗击,消灭来犯的倭冦,留下了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,得益于上虞习武练拳之果。此后,上虞乡村,及至城镇,尤其是多坝头的曹娥堤岸,更是习桌凳农具花成风。
农闲时,习武练功;战事时,英勇参战;庙会时,娱乐表演,深受群众的喜爱;后又相沿成俗,几百年来代代相传。是故桌凳农具花可谓独具地方特色、乡村特点、生活气息的民间传统武术。
上虞县志曾有记载,相传明时倭奴入犯,各村团练乡勇,习练队伍保障,一方有警,则交相接应,与戚继光将士一起,以农具为武器抗击倭奴,取得抗倭的胜利。
此后,这种武术形式在上虞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流行。
在没有战事的岁月中,民间利用庙会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承。上虞县志载:“乃踵事增华,日新月异,乾嘉以来,每礼拜毕三月中,里人又聚各社各旗,迎东岳帝于城中,乃东西两乡,谓之花迎,羽葆鼓吹,绣织锦伞,高跷、文马、鱼龙百戏,约排列三四五里许,每年所费甚巨,也见风俗之日靡也”。这种简而易行的方式既可强身健体,防身自
己,又可娱乐观赏,在上虞各地得以延续。
曹娥地处曹娥江下流又与萧绍运河的交叉处,既有丰富的滩涂资源,又处水路之要冲,有顶坝底和老坝底两个货运堰坝及众多商行,居民多以搬运和挑脚为行生,为了获得更多的谋生机会和生存本能,学拳习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,因此,此地的各种拳术在乡村盛行,且传人辈出,相沿成俗。
解放前,张炳炎之母藕姑(俗称福老大姆),在曹娥老坝底朱晋康家做保姆,陪朱家大小姐读书习武,会武功刀笔精通。后随红毛狮子帮学习桌凳农具花,一点即通。学成后将桌凳农具花之技艺传授给自家小儿张炳炎(俗称小五一)。张自幼聪慧,习成后去上海开店谋生,曾给上海沪西静安寺为方丈做保镖,后在上海四明国术馆做教练。抗战回乡,在家乡收徒教学形意拳,有众多弟子。
解放后,张炳炎因种种原因被军管委管制,进行劳动改造,关在村里的牛棚内,由刘雪炎负责监督和送茶饭。经过一段时间后张对刘有了信任感,在牛棚内把桌凳农具花传授给了刘雪炎。刘雪炎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逐步熟悉掌握此项绝技,到21世纪初开始广泛授徒传艺。以家具八仙桌、长条凳和农具豆勺、扁担、铁耙、锄头,晒谷耙、双叉、棍棒等器具和农具为器械的传统武术项目。既是健身、自卫的竞技运动项目,也是娱乐观赏的游艺杂技项目,具有分布地域的广泛性、品种的多样性,传人的普遍性等特点。近代曹娥支系由曹娥形意拳师张炳炎传弟子刘雪炎。
从历史渊源和其发展过程来看,桌凳农具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:
1、规范社会制度,提升社会文明。在法制尚未健全的时代,用比武的形式来决定资源公平分配,为社会文明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2、促进生产发展,维护社会稳定。习武能强身健体,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,不但可以为生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,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平。
3、弥补军事不足,合力保家卫国。在军队力量不足的情况下,训练有素的民众可以应对外来侵略,保卫家乡,保卫国家。
而随着热兵器的出现,冷兵器的结束,武术作为战争中的技击拼斗功能价值已不复存在,现在仅存在于体育的竞技项目中,桌凳农具花的价值功能又有了新的变化:
1、养生保健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人民对健康越来越注重,武术的价值功能更倾向于养生、健体,并不断地深化、拓展和提升。
2、娱乐休闲。民间的传统武术,有着深厚的原生态根基,又具浓
郁的生活气息,更具显明的地方特色。以此作为娱乐休闲有它的生存形式和发展空间。
3、教育价值。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武术深受普通大众喜爱和接受,反映了这些老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,对于教育激励后辈积极的生活,造福社会有很大帮助。
因此,对于这些民间传统武术项目的保护和传承,需要我们后辈不遗余力的去努力工作、积极探索新的思路,以期不没先人,无愧后世。
桌凳农具花2016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|